Ⅰ.《莫娣》/艾斯林·沃什
图片
好想买一张莫娣的画,愉悦可爱的色彩,在寒心而困苦的生活里带来希望。两个边缘人相互取暖走到了一起,从主仆关系到夫妻,霍克演得很好,霍金斯更不用多说,完全就像是莫娣本人,十分的写实动人。克制的情绪,温暖但带有些许伤感的好片,并体会到了一丝浪漫。“The whole of life…already framed…right there!
Ⅱ.《花落花开》/马丁·波渥斯
图片
萨贺芬时不时就会融入到大自然中吸取灵感,跟花草树木对话,倾诉自己的心声,享受着其中的乐趣。而在萨贺芬的一些作品中虽然浅看画得都是一些怪异而五彩缤纷的叶子,看上去显得既单纯又有种原始的美感,但仔细观察与思考后反倒更像是一双双不断审视现实的厉眼,表面上看似美好实际更像暗藏着一种对于现实与人生的不满与悲愤。
Ⅲ.《眩:北斋之女》/加藤拓
图片
色彩和光影造就的绘画之美,摄人心魄;精雕细琢般的真功夫,被上帝授权以此为生,一百年难得出一个冒尖的,葛饰北斋绝对是佼佼者;活到九十岁的老爷子依旧不满足,还想画得更好,越是大师级的画家就没有“画完”或感到满意的时候,精益求精是严格律己的高要求也是下一步投入更多心思于创作的最大动力和追求,是一段不断精进修炼没有尽头的漫长过程。
Ⅳ.《人约巴黎》/侯麦
图片
悠扬的风琴声,悦耳的歌声,逐渐牵扯出三段简短而耐人寻味的巴黎爱情小品,没有过多的渲染,随意中伴随着发生,很简单,很生活化。看这部电影就像是在欣赏一幅油画,淡薄而典雅,让人赏心悦目。在这三段趣味性十足的故事中,其中的隐喻都是激情过后的后遗症,网店装修看似蜻蜓点水,却又深入其中。话说侯麦的每部电影都让人忍不住想要拿起画笔。
Ⅴ.《藤田嗣治》/小栗康平
图片
前半段是在巴黎的活色生香,后半段是活在故土战争阴影下的晦暗阴沉,构图十分的精致和讲究,就像是动态画作的不间断衔接,关于狐狸的传说和超现实如梦似幻的情景的打造显得极其微妙,有些晦涩而难以言喻。最后出现的光明富有寓意,看完后始终记着藤田嗣治说的那句话:终有一天画作不会因为其内容而被广为传颂。
Ⅵ.《梦》/黑泽明
图片
黑泽明电影里的色彩和构图真是一绝,看过他的手稿就知道他的绘画功底也十分了得(据说他的哥哥更牛逼,可惜英年早逝),这部电影由八个梦境组成,充满想象力,寓意也很明显。大师级导演总有一种相当超前的预言能力,很大程度是出于他们对于社会现象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反思,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图片
脱稿练习,源于片中的第一个梦“太阳雨”
另外分享最近读过的一本很喜欢的书
《春天终将来临 : 大卫·霍克尼在诺曼底》
读后感:这本书的装帧和手感的确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能感受到色彩对于感官的刺激和情绪的影响。本以为是本画册,实际围绕着较多的对话和感想展开。
先不论是否偏爱霍克尼的作品,就他一直持续不断的热情和精辟独到的见解,的确让人挺欣赏,字里行间有不少值得提取的养分和思路。打破常规,乐于尝试, 善于观察,一直都有进步和上升的空间,浮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年过八旬依旧精力充沛孜孜不倦的老顽童模样。
看完让我想起了教授自传里的一句话:逃避逻辑的认知,接近自然本身的愿望。文字、画画和音乐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或许这是一个不再需要人画画的时代,但画画能获得的“额外的生命力”是其他技能所难以给予和取代的。“即便是一块最不起眼的石头,画家也能从中找到乐趣和诗意。”喜欢一件事,就做下去,并坚持,不要太在意能从中获得什么。
——谢谢大家的支持——
——欢迎多多关注和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